什麼是大豆異黃酮?

大豆異黃酮(Soy Isoflavones)是一種植物性雌激素,屬於異黃酮素(Isoflavones)的一種,主要存在於大豆中。由於大豆是異黃酮素最豐富的來源,因此被稱為大豆異黃酮。對於處於更年期的女性來說,因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,可能會導致鈣質流失,進而引發骨質疏鬆症。相比西方女性,東方女性(如中國和日本女性)習慣食用豆製品,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相對較低,這與大豆異黃酮的攝取有關。

大豆異黃酮中的金雀異黃素(Genistein)和大豆苷元(Daidzein)等成分,其結構與人體雌激素相似,可能對抗體內激素變化。此外,大豆異黃酮還被認為有助於減少低密度膽固醇(LDL-C,俗稱壞膽固醇),並提高高密度膽固醇(HDL-C,俗稱好膽固醇),進而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。


大豆異黃酮的食物來源

大豆異黃酮主要來自黃豆及其製品,是亞洲地區飲食中的重要成分。常見的黃豆食品包括豆腐、豆漿、毛豆、味噌等。而在20世紀之前,黃豆在美國主要用作牲畜飼料。除了黃豆及其製品,毛豆、山藥、甜豆、豌豆、四季豆、地瓜、花椰菜、芹菜和菇類(如香菇、木耳)也含有少量大豆異黃酮,但其含量遠低於黃豆。


大豆異黃酮與疾病的關聯
  1. 女性荷爾蒙不平衡的改善
    大豆異黃酮有助於改善更年期婦女的荷爾蒙變化所帶來的症狀,如熱潮紅、盜汗和心悸等。根據美國《更年期雜誌》的臨床報告,75名有顯著熱潮紅症狀的更年期婦女經每日攝取70毫克大豆異黃酮,持續四個月後,熱潮紅症狀明顯改善。然而,大豆異黃酮無法替代荷爾蒙補充療法,因此不能直接取代傳統的荷爾蒙治療。
  2. 骨質疏鬆的預防
    大豆異黃酮有助於鈣質的保留,從而預防骨質疏鬆。義大利的研究顯示,大豆異黃酮能減少骨質流失並促進骨質生成。根據日本的研究,建議每人每天攝取40至80毫克的大豆異黃酮,以維護骨質密度。動物實驗也表明,每天90毫克大豆異黃酮可有效增加骨質密度,對更年期婦女的骨骼健康至關重要。
  3. 心血管健康的保護
    大豆異黃酮可幫助降低壞膽固醇(LDL-C),並提高好膽固醇(HDL-C),減少血脂沉積,防止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。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(FDA)認為,配合低飽和脂肪和低膽固醇飲食,每天攝取25公克黃豆蛋白,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  4. 抗氧化作用
    大豆異黃酮具有抗氧化作用,能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。臨床研究指出,大豆異黃酮能激活體內的抗氧化系統,促進榖胱甘肽過氧化酶(Glutathione Peroxidase)的活性,從而有助於減少慢性病和癌症的風險。
  5. 抗癌作用
    大豆異黃酮對癌症的預防效果受到廣泛關注。流行病學研究顯示,亞洲女性的乳癌發生率較低,這可能與她們的飲食中富含大豆異黃酮有關。然而,大豆異黃酮的抗癌效果通常需要長期攝取,從小開始食用效果最佳。

大豆異黃酮的癌症關聯:治癌還是促癌?

儘管大豆異黃酮具有抗氧化作用,但由於其結構與雌激素相似,仍有研究對其與乳癌之間的關聯提出疑問。一些研究指出,大豆異黃酮可能會對乳癌患者產生一定的促癌或抑制作用。目前的研究結果尚未定論,因此在此問題上仍需謹慎。

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(NCI)的數據顯示,美國女性一生中罹患乳癌的機率為12.2%。研究指出,攝取較多大豆食品的乳癌患者,死亡率和復發率顯著降低。此外,攝取大豆異黃酮的女性,其乳癌復發的風險較低。


大豆異黃酮的安全性

大豆異黃酮在臨床研究中被認為是安全的,並未發現顯著的副作用。少數人可能會出現輕微的不適,如胃部不適、浮腫或乳房敏感,這些反應通常與個人體質有關。


大豆異黃酮的補充建議

大豆異黃酮可以通過食物或營養補充劑來攝取。市售的大豆異黃酮產品種類繁多,但其成分和劑量差異較大,補充劑的效果和副作用尚未完全明確。因此,建議優先從天然食物中獲取大豆異黃酮,這樣不僅能攝取到異黃酮,還能獲得其他營養素。

根據最新的國民飲食指南,豆製品被列為重要的飲食組成部分,強調黃豆對健康的益處。美國飲食指南同樣建議攝取加強營養的豆漿,並將黃豆製品作為取代部分肉類的食品選擇。

如果選擇補充劑,應確保選擇標示清晰、來路明確的產品,並與營養師或醫師討論,確保補充劑與自身健康狀況相符。
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